按 Win + Pause 键,『性能信息和工具』 => 『调整视觉效果』 => 取消『启用桌面组合』,应用或直接确定即可。
(注意:不仅仅是关闭了预览功能,还把效果降低了一个级别)
2018-08-21 更新:这是很早之前的文章,现在 Chrome 的 proxy 插件不少了,不再需要修改命令
之所以有此文,是因为忘记在哪个版本起 Chrome 的如 ProxySwitchy 等扩展就有问题了,在代理方面很有问题,没有 Firefox 下的 autoproxy 稳定。在过了一阵子需要翻只能开 FF 的时间后,决定还是看看 Chrome 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查看 chromium / google-chrome 的帮助命令,将可以看到和代理(proxy)有关的有:
--proxy-server=host:port
--no-proxy-server
--proxy-auto-detect
--proxy-pac-url=URL
可以看到,Chrome 是支持指定 pac 文件来自动代理的。这样,便可以使用 使用 pac 文件来实现自动代理 一文提到的 pac 文件了。
这样,便可以通过类似下面的命令来启动带自动代理功能的 Chrome 了。
google-chrome --proxy-pac-url=file:///home/user/autoproxy.pac
对于 Windows 环境,直接把 --prox-pac-url=pac-file-path
参数加到快捷方式属性中的『目标』属性的后面即可。
对于 Ubuntu 环境,Chromium 可以通过把这个参数写进 /etc/chromium-browser/default
文件中的 CHROMIUM_FLAGS
变量;对于 google-chrome,暂时没找到方便写配置的地方,干脆直接写个 sh 文件,把整条命令加进去吧(可在命令后加 &
来达到终端关闭浏览器依然存在的目的)。
pac(proxy autoconfiguration)文件其实就是一个 JavaScript 文件,文件扩展名是什么其实没有关系,但一般都名为 pac。
pac 文件中必须包含 FindProxyForURL(url, host) 的函数,支持 pac 自动代理的浏览器将会根据这个函数来判断当前访问的网址走何种通道。最简单的示例如下:
function FindProxyForURL(url, host) {
return 'DIRECT';
}
上面那段代码说明对于所有 url,都直连,不走任何代理。
FindProxyForURL 函数除了可以返回 “DIRECT” 外,还可以返回指定类型、主机和端口的代理。如:
// 本地 3721 端口的 http 代理
"PROXY 127.0.0.1:3721"
// 本地 8080 端口的 socks5 代理
"SOCKS5 127.0.0.1:8080"
可以同时指定多个方式,从第一种开始,一种无法连接使用下一种,直到成功或最后失败,如:
return "PROXY 127.0.0.1:3721; SOCKS5 127.0.0.1:8080; DIRECT";
因为没找到 StarDict 的快捷打开/隐藏键,每次都要用鼠标点,觉得很不爽,于是找了一下,发现有个命令行版本,使用 StarDict 的词库。
sudo apt-get install sdcv
$ sdcv -h
sdcv - console version of StarDict.
Usage: sdcv [OPTIONS] words
-h, --help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v, --version display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l, --list-dicts display list of available dictionaries and exit
-u, --use-dict bookname for search use only dictionary with this bookname
-n, --non-interactive for use in scripts
--utf8-output output must be in utf8
--utf8-input input of sdcv in utf8
--data-dir path/to/dir use this directory as path to stardict data directory
Ubuntu 下的使用中的 2 个拾色器工具,Gcolor2 和 Gpick。
Gcolor2
sudo apt-get install gcolor2
Gcolor2 界面简单美观,只可惜取色的时候没有实时显示选取的地方和颜色,需要点击才能取色,对于细微地方的取色来说可能有点难度。
gimp 默认没有 Photoshop 中的 保存为web格式 的选项,这样发布出去的图片就太大了,可以通过安装插件的形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ubuntu 下 直接 apt-get 即可: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plugin-registry
这样在 gimp 的 File 菜单中即可看到 save for web 选项,打开后和 Photoshop 的界面大同小异。
windows 下也可以安装,只是需要手动下载解压到 plugins 目录,具体可参照 How to Enable Photoshop Save For Web Feature in GIMP 。
一般而言,ls 只是一个简单的 list 工具(虽然可以用各种参数组合来达到一些复杂的功能),但如果想要查看一个目录的目录结构就力不从心了,需要一种打印目录树的 tree 工具。
一段简短而强大的代码
很早以前,在网上看到一段简短而强大的代码,最终可以达到下面这种效果:
~tree .local
/home/dem/.local
|-share
|---applications
|---desktop-directories
~ cd apps/firefox
~$ tree
/home/dem/apps/firefox
|-chrome
|---icons
|-----default
|-components
|-defaults
|---autoconfig
|---pref
|---profile
|-----chrome
|-extensions
|---{972ce4c6-7e08-474-a285-320298ce6fd}
|---inspector~mozilla.org
|-----chrome
|-----components
|-----defaults
|-------preferences
|---talkback~mozilla.org
|-----components
|-------talkback
|-greprefs
|-icons
|-plugins
|-res
|---dtd
|---entityTables
|---fonts
|---html
|-searchplugins
|-updates
|---0
前段时间通过修改 grub 参数的形式来让 Ubuntu 识别了触摸板,基本的移动和点击功能可以使用了,但边缘滚动和双指滚动功能还无法正常使用。
但在 Ubuntu 正式发布了 12.04 后,从 beta 版 upgrade 了一下,发现滚动功能居然可以使用了,系统设置了也有了 Touchpad 这个选项卡。
以前从没连过打印机,现在需要使用部门的打印机,但 System Settings -> Prints 有问题,无法添加网络打印机。
Google 了一下,直接终端运行命令 system-config-printer 来进行配置,一路顺风顺水,测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