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问我,大学四年有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有没有感觉到浪费?
我说,就对工作而言,目前还没碰到过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用的情况,要用的都是自己学的。至于浪费,那倒没,至少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
P.S.原本想着再说一些的,可是写着写着就决定删去了。有时候想说的东西多了却不知道该说啥了。
姐问我,大学四年有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有没有感觉到浪费?
我说,就对工作而言,目前还没碰到过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用的情况,要用的都是自己学的。至于浪费,那倒没,至少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
P.S.原本想着再说一些的,可是写着写着就决定删去了。有时候想说的东西多了却不知道该说啥了。
没碰到过需要使用紧急通道的情况,也没认真研究过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平时又是如何放置的,不过倒是有一个疑问,像这种情况,确定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起到紧急通道的作用?
注:是有把大锁的锁住门的,只是没拍出来。紧急通道平常肯定是不用的,那么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个多月过去了,勉强复活,有精力来写一写了。其实也不是说一直都没精力,只是很多时候有想法但却没心情,或有心情却没动力。嗯,换个说法就是,懒。
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不是很多,但还是有那么几件足以刻骨铭心的。
终成现实的争执
每次在客村换乘3号线,总觉得经历了一次轮回。珠江新城、体育西路这几个站是最多人的,每趟车都是满满地来,然后下来几个人,可是每个站台等待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于是,能不能上车,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了。虽然我通常都准备比较充裕的时间,但排在队伍中,耐不住后面的人的拼命推挤啊。通常3趟车左右,终于上车了。只是,通常在车上的存在状态是“一张被无限压缩的饼”。
每次到客村的时候看着流动的人头,我总是很担心因一个几十平方厘米的空间而发生争执,大概是害怕弱小的我被无辜卷入而“尸骨无存”的缘故。而然后,我也确切地看到了两起争执。
视觉冲击最激烈的是第二起。未围观到事件始末,但轻易猜测到的是上车争霸战中,路人甲因路人乙的直接关系落败了。于是,心中很是感叹“世界不公”,誓要逆天,即使车门、屏蔽门都与关闭,但依然拼命地发起冲锋,直有把列车和世界都毁灭重来的气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