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得不到的大概才是最好。
中学时政治课本中的经济章节大概有这个一个故事:中国一位老太太,年轻时便开始努力地攒钱,终于在归西前存够了钱买了房。一个美国老太太,年轻时就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子,以后逐月还贷,终于到她死的那一天,总算还清了贷款。
由于课本中始终贯彻着“辩证思考”的方法论,所以关于这两者的争论到了最后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只是,课本中还是偏向了美国老太太的做法:提前消费。
提前消费观可以看作是亚当斯鼓励消费观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有消费才能盘活市场,才能继续生产,才能不致陷入你收缩我收缩最终一起完蛋的困境。
只是《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的作者丹·艾瑞里却反对比提前消费更进一步的过度消费,他认为美国人应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加个人储蓄。美国人的平均储蓄率是负的了,而中国人的是50%。
这边羡慕那边有着良好的信用系统,可以大胆地借贷消费,可以一边享受一边生活工作;那边羡慕这边脚踏实地地工作生活,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如果银行、保险等机构完善的话,国人也不用存那么多钱应对突发事件了
而且那边真的有羡慕这边吗?对比我朝各种剽窃和投机等行业规则,脚踏实地地工作生活着的是他们哪
老实说,真实的美国生活没有体验过,不过《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一书作者的确认为我们存钱多是种好事
都有自己的活法,孰优孰劣看各人了~~
那是
你能说那种做法不好,不对么。理念不一样,生活习惯就不一样。超前消费的享乐,但是也有窘迫的时候,时时刻刻都有危机感;存储积蓄的活的也很潇洒呢,有踏实感。
所以是A面B面,只看怎么看,两全其美的事情不会烂大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