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行札记

  • 童工

    童工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个国际性的问题,主流思潮自然是同情和立法禁止了。

    不过说得不好听点,这些都是生活无忧的人施舍的同情心而已。

    人口贩卖这个恶劣并悲惨事实的这里不提,考虑下主动性质的童工。

    2002 年颁发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这条规定,从条文来看,规定了禁止了儿童出现在任何的经济产出活动中,包括普遍意义上的体力活动,但还包括了童星这一职业、家庭作坊的协助等。

    会有多少人觉得荧屏上的光鲜童星事实上属于童工这一概念呢,不说哈利波特这些出了名的,那些可爱的小孩、婴儿有考虑过吗?事实上,不知多少人恨不得自己的儿女也能走上那闪亮的舞台。

    有多少人觉得帮上家里作坊什么的属于违法法律呢?

    回到大众所同情的从事体力劳动来那类童工。

    每个童工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困难的家庭。极端的情况就是,无父无母甚至父母无法劳动只能依靠小孩本身来获取生存物资。禁止了工作后,断其生存来源后考虑过如何吗?

    法律上规定儿童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甚至都免费了。只是,精神上富裕了,但肉体却死亡了。

    不禁用使用童工的恶果是可见的,毕竟有着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作参考。虐童、性虐待、人口贩卖、不受教育导致无文化而社会极度两极。

    只是,禁止童工的同时没能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是个悲剧。

  • 广告

    随着时间环境认知的变化,思考也在变。

    关于广告(这里此文特指网络广告),以前是属于极度讨厌,千方百计逃避甚至屏蔽。原因自然是不觉得是受众,从来不看。

    现在,虽然依然是不看不喜欢,但却稍有理解。

    (更多…)

  • 海森堡之谜有感

    科学或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却一定是有国界的。

    师生情,朋友宜,在名为战争的巨兽前无能为力崩分离析。

  • 此好非彼好

    这两天看了《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以及《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可惜想读的《量子史话》没有发行电子版,只能后面再买实体书了)这些高格调的东西,上班前回归俗世,看看周边。

    说说旧事。

    周鸿祎的《只要对用户好,我什么人都不怕得罪》这理想很伟大,可惜现实依然是骨感的,就如同专家。

    图中这个说法就彻头彻尾地不是口号那么伟大的东西了。

    正当来说,为了用户而着想的做法是:QQ 那么多广告那么多臃肿那么慢那么多无用的东西,上帝们,来用我们这个彻底以用户为中心的干净清爽全球最快最纯粹的聊天软件吧。

    这才是为用户着想同时合情合理并合法的做法。

    而周老板采访中的说法却是这样的:你不行啊,技术那么烂那么粗暴,没看见你老婆好痛苦吗?让我来帮你吧。看,要这样,慢慢来,九深一浅。不要戴套,给她纯粹的感觉。啊,你太多毛了,看我,多干净!

    QQ 没被定义为“病毒”,那么就不能被强行删除禁用其功能,这样和强奸别人老婆给别人戴绿帽子有什么关系。

    说到利益,一切不向用户收费的服务都是通过把用户卖了来获取利益的,别把自己说得多么伟大多么圣人。

  • 世界

    最近看到的听到的负面的东西尤其多,贴张老图安慰一下。

  • 月初

    前言:本应是月末的,结果却成了月初。

    情感亲疏

    新闻报道要求『客观』,希望还原真实,这些年兴起的科技评测媒体也打着这一旗号。『客观』是好事,但渐渐地却觉得,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生而为人,便有着归属和立场之分。比如家庭之分、民族之分、国家之分和种族之分等。归属不同,立场便因此而不同,于此地看到的风景得来的观点也不同。

    譬如人,杀仇敌被视为英雄,杀路人被视为凶残,杀亲人被视为疯子,杀野兽被视为寻常。

    如果说要求客观的话,那什么时候都应该用『杀死』这词,而不能用『凶残』、『杀害』等词,因为这样已经带有了情感倾向,倾向于谴责判决。

    众生平等,这个和共产主义一样属于飘渺的理想。有人会把宠物视作亲属,但却没几个会把亲属视作猫狗等宠物。

    情感的亲疏带来了明显或隐晦的认知倾向,无论觉察与否,它已在那。

    既然如此,那就让观点鲜明,不要想着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
    (更多…)

  • 血肉长城

    今晚吃饭时看了会 CCTV,当时播的是东北洪峰的情况,感觉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水看起来很平静,但笔直的公路上两边的树木只能看到个顶,汪洋一片。

    镜头一转,是扛着沙包之类的战士。

    心里没有太多的佩服情感,有的反而是同情。“血肉长城”一词听起来高昂,但却是同样悲壮。

    人多力量大是件好事,但最后却沦为靠数量来堆积解决问题就有点不对劲了。

    印象中,每逢洪水,总会变成洪灾,总要出现“血肉长城”。

    几千年过去了,规律性或不规律性的洪水总还是如此灾难,我们在自然面前还是那么无力。

    水力发电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让我有机会在一边开着豆瓣FM,一边在电脑上敲下此文字。但同时,闲时蓄水下游干涸,忙时泄洪下游泛滥,隐患渐显。

    人生最多不过百年,却还是忧心人类。

  • 活着

    诈尸,活着,在人间。

    假假地维持一下“每月金身”吧。

    写技术相关文章花费时间太多了,碎碎念的话则简单多了……

  • 又一月

    似忙碌似悠闲中又一月,有所收获却又一无所获的感觉有点糟糕,技术焦虑感和浮躁感很是折磨。

    笔记本一按键出现故障,维修点没对应型号的键盘,需要回维修中心甚至是返厂,上限20个工作日,接下来寂寞。

    关于信息的共享,有两种方式,一是推,一是拉。区别在于主动权在谁手里,二次元的攻与受。

    没请假来凑足7天以回家看看,打打电话吧。

  • 无题

    无题,或是无中心,或是无法表达。

    记忆,是个很会欺骗人的东西。总以为会一生一世永世难忘,结果时过境迁,记忆消淡。

    当初念念不忘的恩师容貌无法再忆起,只保留着对我的好和那时那份心情。而这些还能留住多久,实在没有信心。

    离别,最是伤人。

    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其中也有着不想离别时莫名感伤的原因。可惜,时间久了,还是会慢慢熟悉; 逐渐大了,慢慢变得重感情。

    不淹没于烟雾,也不醉于酒坛,偶尔静坐,无言。